建筑抗震等级分为甲类、乙类、丙类、丁类等四大类型,其抗震鉴定标准也分为A类、B类和C类,按照不同年限的建筑鉴定标准不一。像甲类建筑抗震鉴定验算和构造均应按专门规定,而丁类建筑,7—9度时,抗震验算可适当降低要求,6度时可不做抗震鉴定。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建筑抗震鉴定和设防的标准。
建筑抗震鉴定的标准有哪些
1、甲类建筑,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专门规定采用;
2、乙类建筑,抗震验算,可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;抗震构造,除9度外可按提高一度的要求采用;
3、丙类建筑,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;
4、丁类建筑,7—9度时,抗震验算可适当降低要求,抗震构造可按降低一度的要求采用;6度时可不做抗震鉴定。
5、在70年代及以前建造经耐久性鉴定可继续使用的现有建筑,其后续使用年限不应少于30年;在80年代建造的现有建筑,宜采用40年或更长,且不得少于30年。
6、在90年代(按当时施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系列设计)建造的现有建筑,后续使用年限不宜少于40年,条件许可时应采用50年。
7、在2001年以后(按当时施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系列设计)建造的现有建筑,后续使用年限宜采用50年。
8、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现有建筑,其抗震鉴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:
(1)后续使用年限30年的建筑(简称A类建筑),应采用本标准各章规定的A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。
(2)后续使用年限40年的建筑(简称B类建筑),应采用本标准各章规定的B类建筑抗震鉴定方法。
(3)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建筑(简称C类建筑),应按现行国家标准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》GB50011的要求进行抗震鉴定。
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是怎么样的
一般来说,抗震将主要根据它的使用功能的重要性,我们划分为四个等级:甲、乙、丙、丁四类。
1、丁类建筑,地震破坏或倒塌不会影响上述各类建筑,且社会影响、经济损失轻微的建筑。一般指储存物品价值低,人员活动少的单层仓库建筑
2、丙类建筑,地震破坏后有一般影响及其他不属于甲、乙、丁类的建筑;
3、乙类建筑,主要指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,及地震破坏会造成社会重大影响和国民经济重大损失的建筑;
4、甲类建筑,地震破坏后对社会有严重影响,对国民经济有巨大损失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;。
各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,应符合下列要求:
1、丁类抗震建筑,一般情况下,地震作用可不降低;7~9度时抗震措施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采用,6度时不降低。
2、丙类抗震建筑,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采用。
3、乙类抗震建筑,地震作用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,抗震措施,当设防烈度为6~8度时,应提高一度采用,当为9度时应适当提高;对较小的乙类建筑,可采用抗震性能好,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,并按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采取抗震措施。乙类建筑的地基基础可不提高抗震措施。
4、甲类抗震建筑,应提高设防烈度一度设计(包括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)。